文章

详细内容

投稿

令人“又爱又恨”的三款特供车,到底值不值得买?小心交了智商税

购车 2020-02-17 20:59

自1983年北京吉普诞生,合资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已度过了三十余个年头,德系大众、日系丰田等品牌先后与中国车企“联姻”,为国内车主带来不一样的用车体验。当然,这些成熟的全球化汽车品牌覆盖多个国家,推出了美版、欧版等车型,同时也有专供中国市场的车型,俗称“特供车”。

不过,车主对于特供车的评价,可谓是褒贬不一。有人说特供车更符合国人的用车习惯,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用车感受;也有人说特供车缺乏“原味”,从而牺牲了一部分的车辆性能,听起来似乎都有些道理。

众所周知,对于大众朗逸、奔驰E级和宝马3系这三款车型而言,它们便是中国特供车的典型代表,在备受诟病的同时,均拥有着不俗的销量,可谓令人“又爱又恨”。那么,这三款车型与海外车型有何不同,它们的综合实力到底如何,到底值不值得买?一位内行人说出了其中的“猫腻”,正如他所言:小心交了“智商税”。

第一款:大众朗逸

 

大众作为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外资品牌之一,熟知中国车主的用车喜好,先后引入的桑塔纳、高尔夫等车型,获得了强烈的反响。不过,要说大众最有名的特供车,当属朗逸,而朗逸也不负厚望,年销近50万辆的成绩,展现出了巨大的“统治力”。

 

早在2008年,国内的紧凑型车市场便成为一片“焦土”,别克凯越、丰田花冠(后改名为卡罗拉)等车型拥有着广阔市场,难免被大众窥觎。正因如此,在2008年,上汽大众基于第四代高尔夫的P34平台打造出了朗逸,在设计时便极大地迎合了中国车主的用车习惯和需求,上市后获得不错反响。

当然,诞生于1998年的P34平台在12年前确实还拥有着一定实力,配合着上汽大众的删繁就简,使得朗逸虽说优点不突出,但也找不到特别明显的“硬伤”,因而能够获得国人青睐。不过,这个平台一用就是十多年,虽说第三代大众朗逸采用了最新的MQB平台,但是“经典朗逸”依旧没有脱离P34平台,难免被车主直呼“不厚道”。

客观来说,利用“旧平台”兴起的大众朗逸能够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,从而在价格方面拥有更强的竞争力,但是对于一些追求用车感受的车主而言,却觉得缺少了一些“德味儿”,尤其是采用落后生产平台的做法,更是难以令人信服。关于大众朗逸是“利大还是弊大”的问题,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。

第二款:奔驰E级

 

当然,大众朗逸只在中国市场销售,可谓是实打实的“特供车”,而奔驰E级虽说并不是只有中国市场才有,但是国产奔驰E级针对国人需求进行一定改动后,被赋予了更多的“中国特色”,其版本也成为名副其实的“特供车”。同样,在迎合国内车主追求“豪华”心理的这件事上,奔驰E级不遗余力,拥有着鲜明特征。

 

2016年,第十代奔驰E级正式在国内上市,上市不久,眼尖的网友便发现:国产版奔驰E级与海外版奔驰E级的重量有着300kg左右的差距,也因此使其陷入“钢材门”的舆论漩涡中,“以钢换铝”的做法受到不少车主诟病。可见,奔驰品牌深知国人对于车身材料、调教水平等方面的实力并不关心,因而出现一定程度的“缩水”,在硬件方面,国产版奔驰E级显然不及海外版奔驰E级厚道。

与此同时,为了能够提升“豪华感”,国产版奔驰E级在配置方面也有着较大改动。在省去了海外版的手动挡、织物座椅等配置之后,国产版奔驰E级加强了内饰布局、豪华感营造等方面的水平,可谓是真正的“投其所好”,将国人的心理研究得明明白白,拿捏得准准的。

当然,并不是仅仅奔驰E级会“选择性简配”,丰田皇冠等车型,同样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。不过,对于这类在配置方面“特供”的车型而言,虽说能够极大地迎合国人对于面子的需求,提升车子的档次感,但是其在硬件方面的打折,就有些舍本逐末了,丰田皇冠的没落,无疑就是最好的“反面教材”。

第三款:宝马3系

 

提到宝马品牌,相信很多人除了“豪华”以外,第二个想到的词就是“操控”,也正是得益于品牌的操控基因,宝马品牌获得不少年轻车主的喜爱,旗下的宝马3系也拥有着不俗的成绩。不过,相较于海外版本车型,国产版宝马3系在轴距方面有所增长,这一变化也是褒贬不一。

 

​毋庸置疑,国人对于“大尺寸车型”的喜爱由来已久。车辆长度的增加,不仅能够增强视觉效果,使其看起来更为霸气,还能够获得更强的装载能力;而车辆轴距的增加,能够获得更大的乘坐空间,从而增强乘坐舒适性。宝马3系正是熟知国人的这一心理,尾部加“L”的做法,效果十分明显。

不过,车身尺寸增加后,难免会对车辆的操控性能造成影响。一方面,车身尺寸增加后,会增大车子的转弯半径,从而影响车辆的灵活性和操控感;另一方面,基于海外版本平台打造的车型若想增加轴距,肯定也需要对底盘进行一定的设计,而国产宝马调教水平的高低,很多车主心中也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。此外,增大尺寸难免需要额外增加制造成本,这也是部分车主所不愿接受的。

同样,国产后加长的做法,在奥迪A4L、捷豹XFL等车型上也有所出现。对于这种尺寸增长的特供车型而言,确实能够更加贴近国人的用车需求,带来很大的方便,但是牺牲的操控性、底盘的不确定性和购车成本,则是车主需要再三衡量的内容。这也难怪内行人会说:小心交了“智商税”。

结语:不得不说,以上这三款特供车并不是孤例,市面上包含有不少专为国内打造、配置缩水以及尺寸增长的车型,不能说这些车型一定不值得购买,只要清楚了这些特供车的优点和缺点,平衡了自己的需求和底线,也是完全能够下手的。反之,如果自己对于这些国产车型的“改动”有所介意的话,还是应该三思而后行,否则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的话,难免会后悔。

赞(0)

猜你喜欢
参与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