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2日,吉利汽车与经济类对话《冬吴相对论》,在广西省东兴市举办了一期特别节目。吉利集团副总裁、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,和著名主持人吴伯凡、梁冬,以及吉利GX7的用户、来自全国的百名媒体人,共同就中国沿海地区小微企业、新兴企业家的生存与发展状态,在节目中展开精彩对话。
在节目过程中,吴伯凡、梁冬不约而同地表示,今年以来,以吉利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,市场销量增长率持续跑赢整个中国车市这个大盘,并且自主品牌仍有巨大的成长余地。而吉利汽车举办的“大有可为——吉利GX7海岸之旅”是自主品牌在营销和品牌打造上的一个新的突破。
“海岸之旅”:吉利汽车营销策略的突破
在吉利GX7的用户群体中,小微企业的新兴企业家占据了大多数,而对于中国数以万计的新兴企业家来说,如何让自己的企业顺利地茁壮成长,恐怕是他们将持久面对的困惑。但是就目前中国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来看,这一系列问题都不会有人主动站出来为他们提供参考,盲人摸象般的无助感是新兴企业家们一筹莫展的根本原因。
在“海岸之旅”的旅途中,用户不仅可以亲身探访各地的商业景观、商业文明,还可以相互之间进行探讨、分享各自的成长经历,权威财经媒体《21世纪商业评论》还将与吉利汽车携手展开合作,举办《中国小微企业生存与发展调查》,让用户们的迷津得到指点。可以说“海岸之旅”实际是吉利汽车为迷茫中的用户们搭建了一个沟通、交流甚至求援的平台。
从用户的角度来看,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更加深入了解吉利汽车、吉利GX7的机会,更是一次帮助自己事业快速发展的良机。吉利汽车收获的则不仅是用户对产品的口碑,更重要的是“品牌形象”这个无形的资产,将快速、蓬勃地成长壮大。
“海岸之旅”无疑是一条企业与用户之间产生精神呼应的“双向通道”,尽管吉利GX7在此次活动中扮演了交通工具的角色,但在长达40天的“海岸之旅”过程中,吉利汽车还将与用户形成心灵的沟通、探讨共同的话题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“海岸之旅”是一次企业与用户“双赢”的活动。
孙晓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吉利汽车正在研究企业的核心品牌理念,必须要赋予吉利汽车一个符合自身特点、与竞争对手不一样,同时又能与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相吻合的理念。而吉利GX7海岸之旅“大有可为”的立意与吉利GX7及其用户的价值观,本身有着极高的契合度。“对用户的把脉精准、与用户达成心灵上的沟通,更有利于用户清晰地认识吉利汽车。”孙晓东说。
或许“海岸之旅”活动就是吉利汽车突破用户“心理防线”的第一步。
见微知著 “鲨鱼苗”更有潜力
在《冬吴相对论》节目现场,吉利集团副总裁、销售公司总经理孙晓东表示:“吉利汽车从来没认为自己已经做大了。用李书福董事长的话来说,那就是‘如履薄冰’。就算我们的‘海岸之旅’走完了这18400公里的中国海岸线,我们仍旧是处在起跑线上,向着更远大的目标前进。”
对于成长中的自主品牌来说,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状态,是一种无比宝贵的精神。梁冬对孙晓东的这番话评论说:“当你的心量足够大的时候,你就知道现在足够小。我认为吉利汽车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公司。”
诚然,自主品牌的成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不能否认的是,自主品牌近年来的成长速度已经令人咋舌,这里指的不仅仅是飞速增长的市场销量,还有与日俱增的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好感度,更指向自主品牌日益成熟的“心智”。
仍以吉利汽车为例,吉利帝豪品牌不仅在今年年中获得中国首个轿车产品“出口免验”资格,品牌满意度也荣膺自主品牌第一位,与众多知名合资品牌位列品牌满意度第一阵容。也就是说,吉利汽车对用户的关注、对服务的关注程度,已经提升到了与“提升产品力”同等的地位。换句话说,吉利汽车的企业战略,包括产品战略、品牌战略和渠道战略,都正在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进行着快速调整。
《21世纪商业评论》发行人吴伯凡说:“鲨鱼苗、鲤鱼苗和鲫鱼苗,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基因的不同。可能它们的基因有99.99%都是相同的,但就是那0.01%的区别,就注定了三者的食物链位置,注定了鲨鱼苗未来的***地位。”
但为了保持住这种***地位,基因的不断优化和更新显然是必须的。这也就是孙晓东认为吉利汽车成功举办“海岸之旅”后,仍处于起跑线上的原因。只有永远认为自己是“鲨鱼苗”、认为自己还有巨大的发展余地,才能让自己拥有更大的前进动力。
对于“海岸之旅”这样一场规模庞大、时间跨度大、影响力更大的活动,吉利汽车都仅当作踏上起跑线前的热身,可见吉利汽车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成为自主品牌的领袖,反而是以一种蓄势待发的姿态,来迎接更多的挑战。对于其它自主品牌来说,或者能够通过此次“海岸之旅”,得到一些有助于自身成长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