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利新金刚一箱油穿越大兴安岭《寻人记》之“寻找大山深处的护林人”
朱友夫妇:7年的坚守与担当
每天巡山两到三次,每次步行往返十余公里……这样枯燥无味的工作,朱友和他的妻子已经坚持了7年多的时间。朱友是大兴安岭地区盘古林场的一名正式职工,他和“临时工”妻子的“辖区”一共有6762公顷林地。
7月14日,记者跟随“吉利新金刚一箱油穿越大兴安岭”的车队,沿着S027国道,从塔河出发前往中国北陲漠河。一路上,虽然时不时会有些坑洼和起伏,可坐在车上却没有丝毫的震荡,阵阵松涛更令人心旷神怡,间杂的白桦树也飒飒作响。不过,记者却无心欣赏沿途的美景,因为记者还有重要的任务——寻找大山深处的护林人。
【朱友在巡查他管护的林地】
幸运的是,在车队穿越盘古林场辖区的时候,路边放着的一辆印有“森林防火稽查”字样的摩托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。摩托车旁有一所小房子,上面写着盘古林场资源管护站(NO 028)。记者刚停稳车子,一名男子便从屋子走出来,主动与记者一行打招呼。
这名男子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朱友,今年49岁。朱友告诉记者,他是2007年正式来到这个管护站的。作为一名长期的临时工,妻子和他一起来到这个管护站工作。而其实,这个管护站也只有他们夫妻二人。
经朱友允许,记者走进这个“神秘”的管护站。其实,所谓的管护站只是一个五六平方米大小的瓦房,外间一平米大小是厨房,里间则是一张床和电视机等全部家当。
【简陋的管护站就是朱友的家】
就是这样一个“家”,朱友和他的妻子已经在这里居住了7年多的时间。平时,他们的工作就是沿着崎岖的山路,巡查他们管辖的6762公顷17个林班,每天至少保证两次以上的巡查,主要任务就是查看林区有无火灾隐患以及有无盗伐盗采的情况发生。就连每年的除夕,也是正常的巡查工作度过的。
提起让自己最高兴的事儿,朱友说是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“禁伐令”。“过去没有禁伐之前,林业局每年都要砍伐大量的树木,就连碗口大小的树木也伐”,朱友告诉记者:“从今年4月1日,政府宣布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访,50多年的木材砍伐史才就此结束”。(文图/司爱武)
注:大河车城网独家稿件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