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一定还记得,三年前,故宫盗窃案破获之后,故宫博物院赠送给北京市公安局一面锦旗,上面写着10个大字:撼祖国强盛,卫京都泰安。这是一个对仗句式,撼和卫要表达的意思都是保卫。但网友质疑道,“撼”字从手从感,“感”指心酸,手与感联合起来是“因心酸而摆手”,故宫博物院显然是将“捍”错写成了“撼”,酿成了笑话,最后还不得不出面赔礼道歉。
当然,福特撼路者的“撼”一定不是“因心酸而向道路摆手道别”的意思。但是,如果根据“撼”字的其他引申义,即摇动、震动或者是打动人心(如成语“震撼人心”“震天撼地”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” )来解释撼路者的含义,那就是“震动、摇动大地或者道路的人”的意思,这中间意味又有些不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,多少有点儿别扭。
其实,为产品命名最重要的是容易记住,不要像达芬奇密码一样,还要用心去破解才能得知其中蕴藏的意义。“撼路者”不但容易与福特探险者、日产探路者、路虎神行者相互混淆,更没有奇瑞qq、千里马、捷达、宝马、奔驰、凯迪拉克这些大获成功的命名来得通俗、易懂、没有歧义并且朗朗上口。
历史上,福特在产品的命名上并非没有尝过苦头。50年代,美国福特公司耗费巨资研发了一款新车,并为其征集了上千多个名称。但最后,福特的高层竟然为这款新车命名埃德塞尔Edsel,理由是埃德塞尔是福特二世的名字。而当时不少专家认为,Edsel听起来像是Hard sell(难卖),和消费者非常反感的止咳药Hardsel的发音很近似。
如此一来,福特这款新车的命运也是可以预见的。新车上市推出之后,漂亮的销量并没有如期而至,从而令福特蒙受了5亿美元的巨大损失,福特埃德塞尔(Edsel)也因此成为世界营销史上最著名的汽车产品失败的案例。
这几天,大众、奔驰都在忙着为自己的产品系列改名字,意图当然只有一个,就是让消费者记住每一款车子的命名和定位,从而赢得更高的市场销量。 根据网通社报道,鉴于三大德系豪华品牌,奔驰、宝马、奥迪车型尾标采用功率数字或是G值等相应数据所获得的市场认可,大众汽车也计划将旗下40余款车型逐步“换标”,改为直接标注功率,逐渐向豪华品牌靠拢,提升品牌形象。
奔驰则是将所有越野车型名称更改为字母“G”打头,如GLK更名为 GLC , ML更名为 GLE ,GL 更名为GLS。SL则代表双座敞篷车、 C代表中型车, E代表中大型车, S 代表大型车,如 SLK更名为SLC,前面两个字母代表车型,最后的字母则表示车子大小。这样一来,奔驰全系车型的命名则更为规整,也更容易分辨。
撼路者是福特在中国市场导入的第五款SUV产品,在它之前有福特探险者、锐界、翼虎和翼搏,这四款车型在SUV各细分价格区间的表现均可圈可点。其中,翼虎更是凭借形象、生动、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命名方式,“如虎添翼”般长时间蝉联中国SUV销量排行榜前十位。 那么,能“震动大地”的撼路者能够在云云众生的SUV市场中被消费者一眼认出并且相中吗?(来源:中经网 责任编辑:张扬 QQ:602867404 E-mail:dahecc@126.com)